夜深人静,当整个世界都陷入沉睡,有些人的卧室里却奏响着别样的“夜曲”——此起彼伏的打鼾声。在很多人的认知里,打鼾是睡得香的表现,甚至觉得打鼾声越大,睡眠质量就越高。然而,事实真的如此吗?这看似平常的打鼾背后,是否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健康危机?
据临床数据显示,我国约有30%的人群存在打鼾问题,其中约20%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。这一数据表明,打鼾并非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无害,它很可能是一种疾病的预警信号。
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一种容易被忽视却危害极大的疾病。在睡眠过程中,患者会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和低通气的情况。每次呼吸暂停可能会持续数秒甚至数十秒,一晚上这种呼吸暂停的情况可能发生数十次甚至上百次。长期如此,身体会处于缺氧状态,对多个器官系统造成损害。
心脏是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器官。持续的缺氧会使心脏负担加重,导致血压升高,增加心律失常、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。有研究指出,患有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人,患高血压的几率比正常人高出2 - 3倍,患冠心病的风险也会显著增加。
呼吸系统也会受到影响。长期的打鼾和呼吸暂停会使呼吸道黏膜受损,降低呼吸道的防御功能,容易引发呼吸道感染,还可能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。
此外,打鼾还与内分泌系统、神经系统等方面的疾病密切相关。它可能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,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;还会导致白天嗜睡、注意力不集中、记忆力减退等问题,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。
所以,当我们或身边的人出现打鼾的情况时,千万不能掉以轻心。不要再把打鼾简单地等同于睡得香,应及时关注这一现象背后可能隐藏的健康问题,必要时前往医院进行相关检查,做到早发现、早干预,守护好我们的身体健康。
传金所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